『觀』有『在一旁靜靜的欣賞』的意思,好像觀光一樣,只是欣賞該地區自然的景色、自然的風土文化;又像科學家觀察物理化學的原理一般,不參與、不造作、不罣礙,只是靜靜的旁觀著該發生的變化盡情的發生,讓該物本性中的造化得以盡情的發揮。
於內而言:不期盼、營求某種自己喜觀的感受,也不排斥、嗔厭的感受,像科學家一樣,對於自己內在所有發生的感受,只是靜靜的旁觀,練習對自己內在的發生作冷靜的觀察,不讓自己的心對內在的任何發生有干涉助長的機會。一直觀到身中該發生的變化都能盡情的讓它發生,不該發生的變化一項也都沒有發生,這就是因為『觀』的功夫到家,而使自己本性中的造化得以顯現出來。
佛家說『觀自在』者,以此;『見性』者以此;易之『觀我生』亦以此。
性命圭旨曰:『虛空不住為觀』。所謂虛空就是不住,不住就是不罣礙。能知見內在所有的發生而不生罣礙,即是『觀』之本義也。
所謂『內觀』訓練,就是從頭頂到腳趾,由上到下,由下而上,觀察身上各種粗細感受的真相,訓練心對身體敏銳的覺知能力,體驗氣機的無常與苦樂的真相。
對於自己內在的任何發生,用正確的方式去觀察它的真實樣子,不賦于任何信仰、哲理、想像色彩,只是用一種科學的方法去觀察它。無論在你身中發生什麼感受,你就僅僅是個沈默的觀察者,觀察此刻在我的身心當中到底發生了什麼事,不再對它產生貪嗔等習性反應,這種方法的練習,就是『內觀』。
文章來源:黃庭書院張講師問答
上一篇: 何謂觀照?下一篇: 你的心卡住了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