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心不卡住,身體就不會卡住。」這是花蓮慈濟醫院許瑞云醫師最常說的話。 她原本是哈佛醫學院的主治醫師,但即使是在全世界最精良的醫院裡,還是面對很多病症束手無策。為了解決西醫無法處理的病症,後來許醫師也接觸中醫,進而研究自然療法、能量醫學等不同領域。最後許醫師發覺很多病症其實是來自於「心」。
心不病,什麼問題都沒有。許多病症只是冰山一角,它真正要反映的是,我們內在有些自己沒意識到的問題還沒解決。面對情緒,接受它、導引它,從「心」出發,才是最有效、最根本的養生法!
但問題是大部分的人對於自己的心有沒有卡住一無所覺,所以我們就來探討一下心卡住是什麼感覺,卡在哪裡?
大家應該都有手指被小木屑刺過然後拔不起來的經歷吧?木屑雖然小,但刺在肉裡不拔起來,碰一下就痛一下,不碰也會有個悶悶不舒服的感覺在那,一般人都會想辦法趕快拔除之而後快。
那種感覺就是卡住的感覺,卡在手指我們看的到,所以會想盡辦法要去除;但那種感覺卡在心裡因為看不到,我們就會去忽略它、忍耐它,甚至任它卡住我們一輩子、受苦一輩子而不想辦法解決。很奇特的是別人都看的出來你卡住了,但自己卻看不出來,拒絕承認自己有卡住……
其實仔細觀察就會發現,卡住不舒服的感覺是有位置的,那感覺在胸口膻中穴附近,不是無形摸不著邊。當我們想起讓你卡住的原因時,胸口就會揪起來,不想的時候胸口也會堵堵悶悶。只要仔細比對一下,那感覺跟木屑卡在手指的感覺其實是很像的。只不過讓我們心卡住的不是木屑,是我們自己讓心卡住。
外在的環境,很多人、事、時、地、物會讓我們的心有起伏、有情緒,但外在的因素消失後正常我們的心就會回歸平靜,就好像木屑剔除掉後我們就不會不舒服了。可是當我們心起伏時,我們的思維也會進來瞎攪和,然後我們會去抵抗內心那個感覺,但越抵抗拉扯越大,越去想拉扯更大更不舒服,最後就是一直處在與內心的拉扯狀態,就是卡住的感覺。
還好卡住的感覺是在胸口、有位置的,那我們只要對著卡住的位置做接納的練習,練到能接納它、鬆開對它的抵抗,就能放下、不卡住了。
上一篇: 旁觀者清,當局者迷!如何練習內觀?下一篇: 原來「情緒急救」這麼重要!